文/ActorJ
記得之前康版好像在戰1A4B的事吧(不好意思我邊緣真的很久沒關注康版了)其實關於這件事我一直有一些話想說,不管是針對這個學制,還是原住民這個族群。
在說我的看法之前,希望大家可以點進來看看這篇文章,這跟我今天要說的原住民背景有很大的關係
dawogroup.pixnet.net/blog/post/18628870-不孝兒英伸-(上)
dawogroup.pixnet.net/blog/post/18636270-不孝兒英伸-(下)
首先,先從這個族群的源頭開始講起吧!
臺灣的原住民在本島活動的時間約有8000年之久,比起17世紀才來到臺灣的漢人,原住民其實比我們和這塊土地擁有更更更悠久的歷史。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個島上,建立了一套能夠自給自足的社會,比漢人更早在這塊土地上居住。
直到西方新時代的崛起,科學革命帶出了大航海時代,歐亞大陸的制霸由陸權轉到了海權,文明便這樣隨著洋製帆船飄洋過海的,來到臺灣。
那個確切的時刻早已不可考,之間也經歷過了無數時間的刷淡,但或許我們該思考的是,過了四百年之後的今天,文明,真的讓這群人的生活變得比較好了嗎?
我們應該有在歷史課本上學過,早期的原住民是依靠狩獵、農耕為生活型態,但隨著時代的變遷,在自然環境的減少以及政府政策的變動下,這樣的傳統生活似乎不能再讓原住民們衣食無缺,於是,他們試著向入侵者—文明妥協,開始學習主流社會的文化,開始試著踏入,對他們來說何其陌生的繁華世界。
民國60年代之後,大量的山地原住民湧入都市,有些為了生計,有些為了夢想,有些也許只是想看看山下的世界生的如何,他們選擇離開家鄉,挑戰一段新的未知。
遺憾,原住民們遷徙到都市後,礙於個人能力與條件上的限制以及社會對於原住民的偏見,原住民的生活雖然獲得改善,但其社會水平依然處在底層。換了一個地方,卻發現自己依然遊走在社會的邊緣,我相信原住民在當下是充滿失落和無助的,正如#不孝兒英伸
文中所述
「為什麼我是山地人?為什麼我們山地人就要被別人當成怪物?」
「我們山上的學生在學校宿舍裡,經常遇到這樣的困擾,凡有人掉錢,山地孩子就變成當然的嫌犯了!」
這樣的情形在民國76年解嚴之後獲得相當程度的改善,因為多元文化思想的興起,開始有更多人願意去尊重、接納不同民族的文化,而原住民相關法案亦相繼通過立案,社會上更是出現許多原民團體及原民活動,時至今日,我們發現原住民不再只是社會地位低微的族群,也漸漸證明自己的確有能力用自己的雙手開創出一片天空。
我前面用了這麼長一段篇幅來介紹原民的背景,也許你不禁想要問這個跟1A4B有什麼關係?
好滴,在讓你了解這個學制的背景後,接下來我要談的就是頗具社會大眾爭議的原住民加分制。
基本上這是一個行之有年的制度,最早是因為國民政府來台不久,基於「漢化原住民」的立場所推行的政策,對於其入學門檻降低25%,但大力漢化的結果就是讓當時的原民文化大幅消失,傳統的族語被日漸遺落,形成原住民生態的斷層。
直到76年後社會風氣轉變,原民運動興起,開始有更多人重視這塊土地最原始的文化,原住民的身分地位不再是社會的邊緣人,而在加分制上的政策,也由«邊疆學生待遇辦法»轉變為《原住民學生升學保障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》,也就是把政策的重心從「漢化原住民」變成「維護多元文化」,就某方面來說代表了原住民已不再是過往記憶中的邊緣民族,而教育部更在90年的九年一貫課綱,將原住民族語列入了母語教學。
好啦~那問題來了,既然現在原住民的身分地位都跟漢人無異了,那加分制真的公平嗎?真的還有存在的必要嗎?
舉例來說好了,在96年以前,特種考生的錄取名額並未採取外加名額,也就是說靠著原民加分,普通生需要520分(這未必是這幾年的標準不要找我戰這麼無聊的事^=^),但原住民卻只要.....390分?誇張吧!所以許多真正有實力的學生反而受到了排擠而與第一志願無緣。因此之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教育部將原住民的保障名額修為外加,以錄取人數的2%為限,而且是由原住民學生自己內部競爭,所以~也就不會有佔額的疑慮囉!
再來前面有提到,近年來的加分制趨向鼓勵原民學生認同並了解自己的文化,於是在2011所頒布的《原住民語言認證檢定》中規定,通過族語檢定者其優惠幅度可由25%增至35%,而未通過者其幅度則逐年減少5%直到10%為止(這很合理吧?你得證明你這個分數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拿的,不然憑什麼你有我們沒有?),算是鼓勵學生傳承自己的母語。
而如果你覺得制度上的公平還是不能當作一定公平,那我們再來看看,人情義理上的公平。
現今大部分的原住民都是接受和其他孩子一樣的教育長大,也正因如此,質疑加分制是否公平的聲浪也從未間斷。但各位是否想過,這些在都市長大的原住民孩子,他們自幼即被迫接受「主流的文化」,不僅自身的原民文化受到擠壓,還得融入漢人的教育體系中,並以其適應與否的成果作為升學的依據。而當這些孩子漸漸漢化,卻又必須在多元文化的潮流底下擔起傳承原民文化的重責大任,一方面要順應主流,另一方面卻又要維護傳統,原住民的壓力真的如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嗎?
再者,族語的認證是影響加分制很重要的一環。如果今天你是一個在平地長大,也從未長時間居住在部落過,甚至你的成長歷程就和漢人大同小異,那族語對你來說也未必是一個生而知之的能力,就和其他的語言一樣,也是要透過學習的。同樣的時間,你真的會為了加分來學習這個對你來說陌生的語言?還是你會把時間放在諸如英文日文這類對未來較有助益的語言上?就算你真的通過檢試好了,臺灣的社會環境真的有可以讓這些文化發揮實踐的條件嗎?而這些條件又真的可以照顧到臺灣16族中的每個族群嗎?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只看到他們在加分上所獲的「利」,而忽略了承擔這個身分所需要的勇氣。
總結,這篇不是戰文,沒有要針對誰的意思,只是希望大家在跟靠北這個制度以前,可以先了解這個加分制的原因和背景到底是怎麼一回事,而不是見到黑影就開槍,覺得人家沒有這個實力就不該來唸雄中,因為「會考成績」真的是一個相當狹隘的衡量標準,當你murmur著制度不公平的時候,你的眼界對這些少數族群來說,也不甚公平不是嗎?當然啦原住民朋友自己也是,不要把加分這玩意兒當成是一個說嘴的工具,因為這不是你自己掙來的,是透過無數人的努力和時代文化的推演,才有了今天的包容。希望在你看完這篇文章後,能對這方面有更進一步的認識,然後能夠用更開闊的胸襟,去接受每一個不同於你的人。